摘要:寓教于乐,是我们常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思是把教育和娱乐融为一体,使人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快乐地接受教育。对于6岁以下的宝宝来讲,寓教于乐中的“乐”,就是游戏;通过游戏让宝宝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
寓教于乐,是我们常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思是把教育和娱乐融为一体,使人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快乐地接受教育。
对于6岁以下的宝宝来讲,寓教于乐中的“乐”,就是游戏;通过游戏让宝宝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
不过,由于受到自身认识、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宝宝自发的游戏往往是简单的、盲目的,只有在老师或父母的正确引导下,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是宝宝认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基本能力。
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宝宝可以有很好的不同于平时生活的观察素材,获得真实的感觉和认识:比如传统的角色扮演,宝宝在游戏中,通过不同的人物境遇,可以观察到遇到不同事情时人物的具体心理变化。
同时可以引发他们的思考:要怎样做才能够让角色可以更丰满一些、要怎样处理剧情才能够让人物的遭遇有所变化等等……
长此以往,孩子的观察兴趣日益强大,遇到事情就会习惯性动脑筋,求知欲和探索欲也更加旺盛。
毫不夸张地说,想象力是万物之始,只有对一切都充满想象力,才能够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
对于宝宝来说,游戏的过程,也是培养想象力的过程。
依旧是“过家家”游戏,宝宝要根据游戏的需要,把现有的物品进行调整。比如地板成为“海洋”,椅子成为“小船”;比如自己成为“爸爸”,娃娃成为“妈妈”;比如把伞当做飞行器,把床当做天空,把被子当做云朵……
多么美好的想象啊!倘若是在户外,宝宝还可以和小草说说话,和树叶聊聊天,和小蚂蚁捉迷藏,和玩具们排排队。
这时,父母或者老师就可以引导宝宝,为什么树叶秋天会落下;为什么小蚂蚁雨前要搬家?……创造条件让孩子大胆的想象,把头脑风暴进行到底!
知识由此而来,想象力得到最好的展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呼吁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创造力怎样能够被游戏所激发呢?很简单,鼓励宝宝自创游戏。他们可以自己创造游戏规则、解读游戏玩法,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情感需求,自由选择游戏的材料和内容。
当然,宝宝自创游戏肯定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甚至连基本的规则都表达不清楚。但是只要孩子们愿意玩,并且已经玩起来,那么作为老师或家长,不妨静静地等待他们在游戏中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要用成人思维去固化或者限制孩子们的创造力,简单粗暴地认为“可以”或“不可以”;而是应该积极地捕捉宝宝创造思维中的闪光点,加以正确的引导,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自由思索。
宝宝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把游戏创造得越来越精细化,也越来越有秩序、好玩。
游戏是孩子们之间沟通的桥梁。即便是陌生的孩子,通过游戏也能够很快彼此“破冰”。
我们可以在很多公共场合看到,一群彼此不熟悉的孩子,本来是无所事事地各自玩耍。
但是一旦有人组织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很快就能够看到孩子脸上的笑和不时发出的尖叫。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是快乐的,也是很容易和人交往的。
对于比较内敛的孩子来讲,鼓励他们参与到一个游戏中,对他们性格的改善、自信心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让大一些的孩子共同商定游戏主题、制定游戏规则,不但能够加强同伴间的交往,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哦。
总之,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所接触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广,好奇心也越来越强烈,随之就是会有接连不断的问题,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幻想。而引导他们的,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还要寓教于乐。
父母和老师根据孩子们不同年龄特点来组织他们玩不同的游戏,发挥游戏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让宝宝身心健康、愉悦的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