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开始,渐渐地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统称为所谓的八个“革命艺术样板戏”。
最近,网络上,对于“八大戏”的探讨极为热烈,其中很多人对于“八大戏”产生的背景一无所知,也跟着讨论了起来,搞出很多笑话,把个讨论搞得乌烟瘴气的。
一九六六年六月,开始了“破四旧”。开始砸毁大量古迹,开始烧毁大量书籍,开始以大批判为名禁止一切电影上映 ……
从此,电影院放映的都是“新闻简报”,几百部电影被以种种罪名打入冷宫。
文艺界,百花盛开的局面难见了。
为了转变这一尴尬局面,有人开始推出了“革命样板戏”。
“革命样板戏”是根据京剧现代戏、小说、电影、话剧、新歌剧等等等改编而形成的。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开始,渐渐地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统称为所谓的八个“革命艺术样板戏”。
于是各地报纸天天转载“八大戏”,各地广播天天播报“八大戏”,各地电影院天天放映“八大戏”,各地工厂、农村都组织脱离生产的“宣传队”,积极演唱“八大戏” ……
这种人类历史上,极不正常的现象直至一九七六年“胜利的十月”后,才渐渐地彻底终止了长达“十年”的这种极不正常的畸形的历史状况。
在这长达十年期间,允许放映的电影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大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此外还有一些苏联,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南斯拉夫等的译制片。
改革开放后,中国文艺百花盛开。
很多电影恢复上映了,很多长篇小说恢复出版了,很多报刊、杂志恢复发行了 ……
现在,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生活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相比,千家万户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啊 :无论城乡,家家都住进砖瓦房,户户都有电视机,牛马车、拖拉机、大货车、小轿车等,也都进入了平常的老百姓家里啦!
这些真实生活,实实在在的生活,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任何人都想象不出来的,更是那时的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啊!
【相关文章】
★ 五种水果不宜敬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