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中国人来说,人生中感到最喜悦的事情,最有幸福感的事情是什么光宗耀祖,衣锦还乡。中国人没有抽象的自我价值的概念,个人的生命意义总是跟家族关联在一起,个体会消失,家族将继续。每个人为这个家族做了贡献,这就叫光宗耀祖。
为什么中国人的生命价值是“光宗耀祖”?
中国人在传统观念里,并没有一个抽象的“人民”的概念,我们首先感受到生命是父母赐予的,父母养育了我们,在父母的关爱和抚养下,我们慢慢长大。
那份亲情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心中起来,我们有对父母的报答之心,这个想要报答的心就是儒家讲的“孝”,这里我们就能看到,个人的生命意义在家族中了。
而在西方思想中,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来说,每个人都有最基本的需要,这个需要又分几个层次,最底层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那么在生存需要满足后,就需要健康;再上一层叫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被满足后,我们还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在这些种种的需要的最高层叫“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从这里我们就知道,这是西方价值观念。
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并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我,更没有一个独立自我的自我价值实现,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活在与他人的关系中。
中国人世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他的家族血缘关系都非常清楚,父母、父母的兄弟姐妹、父母的父母及他们的子女,所谓的堂兄弟等,所有的家族关系都可以被追溯。
按照中国儒家的思想学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分成五个基本方面,叫”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今天虽然没有君臣,但我们都属于中华民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也可以看作是君臣关系,无论我们走到世界哪个地方,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然后就是父子关系,这一关系一直都在,我们是父母所有,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就是”父子“关系了。儿女大了要进入婚姻,就会有”夫妇“关系。当然儿女之间的关系就是”兄弟“关系了。在家族之外,还要与人打交道,于是就有了朋友关系。
这就是中国人的五种关系,我们始终活在这五种关系之中。那么离开这五种关系,还有一个叫”个体“,这在传统中国的观念里是不可思议的,这是来自西方的观念。
近代以来的西方社会可以被称为个人本位的社会,这是西方商业文明的产物,当然还有一些地理环境的因素。
作为西方文明代表的欧洲,多岛屿的地理环境,使得海上殖民运动不断发生,最终的结果是,不同岛屿的人聚集在同一个岛屿上,大家相互自然是不认识,要想和平相处和贸易的前提当然就是平等,契约精神。
但人会犯错,那要怎么办,把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上升到神性,用神性来约束人性,于是就产生了宗教。宗教的本质就是恢复人与神订立的契约。
当然中国人也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但这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并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你在这个社会中可能获得了成功,此时你最想让谁知道?让父母感到欣慰。
假如你在婚姻关系中,你想让妻子或丈夫获得幸福感;如果你有儿子,你就想让你的孩子们有光荣感,有未来光明的人生道路。在这种关系中,我们才感受到成功的意义。离开这些关系,成功对你还有什么意义?没有。
对中国人来说,人生中感到最喜悦的事情,最有幸福感的事情是什么?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中国人没有抽象的自我价值的概念,个人的生命意义总是跟家族关联在一起,个体会消失,家族将继续。每个人为这个家族做了贡献,这就叫光宗耀祖。
因为是家族,就要追溯到最早几个时代的先人,也就是祖先,于是我们看到了,祖先崇拜直到今天仍然还是中国的基本风俗。
这也可以解释中国人夫妻一定要生个男孩,那叫家族的香火,如果没有生男孩,以后自己死后在阴间就没有人给她烧纸钱,送温暖了,这就断了香火,自己只能在阴间做一个孤魂野鬼。
中国人有句古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为什么要做好事,要积善,积德?什么叫余庆,庆到谁?不是第二代,余庆是”庆“到第三代的孙辈。中国人向来会这么想,假如一个人获得了成功,就被称为”祖上有阴德“,得到了祖上的庇佑。
所以直到今天,中国人在清明节去扫墓都非常认真,远方的游子在这个时节都要回来祭祖,因为不去不心安,因为我们对家族记忆还没有断掉,对祖先的崇拜也没有断掉。
中国人把他的终极关怀问题的解决,交给了”家族本位“和”祖先崇拜“,中国没有宗教,中国人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要信什么?
信仰超越现实世界的神,在基督教那里是上帝,上帝的职责是拯救我们每个人有罪的灵魂,这里的信仰是个人与上帝的关系,与家族没有关系。
而中国人并没有这样的信仰,因为中国人并没有区分出两个世界:一个超越的、彼岸的神的世界;另一个我们都在其中的现实世界。
我们现在经常看到这句标语:”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三句话说对很对,而且顺序不能变。民族有希望的前提是什么?就是前两句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
今天中国人民有信仰了吗?如果有,这个信仰在哪里?
中华民族会成为一个宗教的民族吗?不会。有人就不信,他会说:”你看现在的中国不是有很多基督徒,而且在中国发展得好像挺快,尤其农村更多,这种现象怎么解释?“
中国城市的基督教和农村的基督教我都去过,我发现中国基督徒有一个特征就是年龄都很大,基本都是老人。
农村更是如此,在农村现在基本都是留守老人,他们身边没有儿女陪伴,这是他们进入基督教的一个根本原因。
即使在城市,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加上观念不同,很多老人即使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他们往往会感到孤独,而教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社交场所。
如果我们继续追问:一个加入了基督教的中国人,他心中想的是什么?和西方基督徒想的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基督徒在宗教活动中,形式可能和西方基督徒是一样的,星期天做礼拜,背诵主祷文,但他心里想的是不是自己这个有罪的灵魂,亟待上帝的拯救,他的心中是不是充满的西方神学的观念?其实并不是。
他在祷告的时候是这样想的:主啊,我向来忠诚地侍奉着你,我儿子今年要高考了,你得帮我。这里我们就看到,其实在中国人心中,基督教和佛、菩萨等,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中国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