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气温在30摄氏度时,是人体感受最舒适的气温,因为这样的温度下,人体既不会感觉寒冷也不会炎热出汗,但这里指的是整体的气温,并不能与空调所显示的制冷温度相比较。
40摄氏度高温席卷北半球,中国也未能幸免,那连续的高温,人类离被“热死”究竟还差多远呢?
夏季炎热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虽然我们总是会在天气炎热时,随口而出一句“热死了”,但是从来不会有人当真,毕竟中国处在温带地区,夏季气温再高也不会超过40摄氏度,况且高温天气也不会持续太久。
可是2022年的夏季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酷热难耐,由于异常的大气环境影响,整个北半球都处于炎热当中。
对中国而言处于副热带高压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了酷暑重灾区,而其中的安徽省则以高温在全国脱颖而出,安徽省马鞍山市在8月14日更是以42.6摄氏度的高温霸占高温榜榜首,不过这样的第一名也害苦了安徽人民。
入夏以来包括安徽省在内的全国多个省市都报道过多起因热射病而死亡的案例,热射病就是我们常说的中暑,不过是最严重的中暑级别。
不要小看这个重度的中暑现象,一旦发生热射病会发生昏迷,产生急性肾脏肝脏衰竭,抢救不及时便会失去生命。而光安徽阜阳市今年以来就出现了15例热射病病例,并且有6人已经死亡。
可见热死人并不是一句笑谈,而是在目前的高温天气切切实实可能发生了。而大多数人通常都有一种错觉,觉得非洲人生活在炎热的热带都没有被热死,我们这夏天仅仅是气温高点,多出一点汗罢了,特别是对于夏季户外工作者,如果对高温炎热的危害认识不足。
那么极有可能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导致热射病,从而产生生命危险。
近期,连续40摄氏度的高温,造成我国多地多人出现热射病危及生命,那人类能够承受的气温极限是多少,我们离热死还远吗?
大多数人的主观认知,觉得非洲等热带地区的人能够经受热带的高温,那么就代表人体能承受比较高的气温。
可是长久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特殊种族不能代表人类普遍的状态,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气温对人体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人体所能承受能程度也在不断下降。
当气温在30摄氏度时,是人体感受最舒适的气温,因为这样的温度下,人体既不会感觉寒冷也不会炎热出汗,但这里指的是整体的气温,并不能与空调所显示的制冷温度相比较。
当气温到达32~33摄氏度时,人体只会感觉到微弱的闷热感,并且汗腺开始工作,但并不会直接排汗,只会微弱的感觉似乎排热出汗,但却没有明显的汗液。
当气温到达35摄氏度时,人体的血液循环开始加速,皮肤开始排汗。而当气温再增加一度到36摄氏度时,人体便需要通过大量的排汗来维持身体温度平衡。因此,气温每往上升高一度,人体的负担就不断加重。
当气温到37摄氏度时,气温的温度已经高于人体的温度,外界的温度会反向被人体吸收,所以气温到达38摄氏度时不仅需要大量的排汗来散热,还会出现呼吸加速散人,人体的器官都被调动起来。
而一旦气温超过39摄氏度,汗腺便会出现超负荷运转,这时唯一要做的就是尽快避暑降温。如果已经发生了不适,那就要及时就医,否则人体将承受不住。
42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人体已经承受不住,那这是否是人类承受的极限,遇到高温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至于人体能承受的高温极限目前并无准确的说法,但是4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就已经给人类带来了不小的危害。虽然说不是气温直接导致人类出现死亡现象,但高温酷暑则是热射病,中暑的最大元凶。
由于高温并没有地震洪水这样的自然灾害危害直接明显,常常被人们忽视,而忽视高温危害盲目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群是最大的潜在受害者。
那么如何分辨中暑和热射病的症状呢?那么最明显的中暑先兆就是出汗口渴,伴有头晕恶心,同时体温会有轻微的上升。
这时候如果及时地远离高温区域,在通风凉爽的环境下补充水分,并且休息,症状会得到很大的缓解。但是如果没有及时防暑降温,则会发展成轻度中暑,身体大量出汗,呕吐眩晕,体温一般会超过38摄氏度,这时最好是前往医院治疗。
而重度中暑则会出现昏迷的状况导致意识不清,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伴随有身体抽搐的现象,体温通常超过40摄氏度,而这就是所说的热射病,情况非常危险,一般经过重症ICU的抢救都有死亡的风险。
所以说如果在实验环境下,人体可能能够短时间内承受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甚至更高,但是在现实环境下,37摄氏度以上就属于高温天气,人类的工作活动都有可能产生中暑的情况,重则危急生命,所以说人类离被热死并不遥远。
而我们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中暑严重的患者,一定要第一时间将其转移到阴凉处并拨打120求助,为其补充淡盐水,用湿润的衣物为其降温。
也希望人类能够注重节能减排,保护地球环境,避免温室效应等恶劣气候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