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球和地球之间的比例在整个太阳系中都是比较独特的。所以,科学家认为月球的形成一定有不一样的地方,而且这种不一样一定会体现在月球形成的过程当中。
2006年8月24日,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事实上,在天文圈分类的变化时有发生,这体现了人类对于星体认识的提升。
而对于“卫星”来说,虽然都是卫星,但卫星之间也是由很大差别的。就拿月球来说吧,它就是太阳系里比较特别的卫星。
不信?我们来做个比较,如果把八大行星放到一起,结果就是这样:
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地球算是八大行星当中小得可怜的那种,而且和大家伙们相差得不是一点点。
但如果你把八大行星的卫星放到一起去比较,你就会发现,其实月球特别大。
月球事实上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只有个头特别大的行星木星和土星才拥有这么大个头的卫星。也就是说,小矮子行星地球却带着一个大个子卫星月球,也就是说,月球和地球之间的比例在整个太阳系中都是比较独特的。
所以,科学家认为月球的形成一定有不一样的地方,而且这种不一样一定会体现在月球形成的过程当中。
对于月球的起源,其实有很多假说。1898年,乔治·达尔文,也就是提出进化论的达尔文的儿子,他提出月球很有可能和地球是一体的看法,这个看法还成为了当时的主流。
不过,他并不是瞎猜的,他认为月球是因为离心力从熔融态的地球上脱离出去的,并且他还通过牛顿的理论进行计算,并且得出了月球过去的轨道比现在更接近地球,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球会逐渐远离地球。
而且这个现象还被后来的科学通过对月球的激光测距所证实。
看上去一切都很完美有没有?只不过,这个理论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无法解释:为什么月球总是一面朝着地球。我们现在也管这个现象叫做潮汐锁定。
1946年,哈佛大学的退休教授雷金纳德·奥德沃思·戴利改进了乔治·达尔文的想法。
他提出月球并不是因为离心力造成的,而是因为撞击。
不过,他的想法一开始并没有引起重视,可万万没想到,经过后来科学家的研究和分析,这个想法如今却成为了“月球起源“的主流理论,也被叫做:大碰撞。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不久,在原始地球轨道附近还存在着一颗行星,我们管它叫做:忒伊亚(Theia),在希腊神话中,忒伊亚是月神塞勒涅母亲的名字。
忒伊亚的个头和现在的火星差不多大,它一开始也是绕着太阳旋转,后来,忒伊亚距离原始地球越来越近,结果一头撞上了地球。
毕竟忒伊亚并不小,这一撞,把原始地球撞散架了,大量的碎片被泼洒出来。大部分碎片在引力作用下逐渐聚集起来,形成地球,而在地球外围还剩下一圈碎片,类似于土星环一样,后来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月球。
但很多事情不能仅仅凭借想象力,尤其是科学,讲究的是证据,大碰撞之所以能够成为主流理论,其实无论是推导过程还是证据都还是挺过硬的。
举个例子,美国登月后,其实带回来了月球上的研究,通过研究就发现,岩石当中氧的同位素比例和地球上的完全一致。
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地球和月球的岩石年龄是非常接近的,这也就说明了,月球和地球原来很有可能是一体的,只是后来分开了而已。也就成为了大碰撞理论的主要证据之一。
虽然,大碰撞理论是目前的主流理论,不过,也并不是说没有问题。科学家认为忒伊亚撞击地球时,巨大的能量会产生岩浆海。
不过,科学家不仅没有找到岩浆海存在的证据,还发现了地球上存在一些从未被岩浆海影响的物质。这也成了大碰撞理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对于月球起源的认识,也让科学家开始对卫星进行分类,像月球这类和自家行星比起来都不算小的卫星,形成机制很有可能就是通过类似于大碰撞形成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