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思邈的著作《千金要方》,就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果。千百次走访,千百次实践,千百次的比对,才打磨成书,可以说字字千金。公元659年,也就是唐高宗显庆四年,孙思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真正确立了他的江湖地位,彪炳千秋。
1
曾经听过一个学生的提问,蛮有意思:为什么那些世外高人,都喜欢隐居山林,孤独、寂寞、不方便,他们究竟图个啥呢?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时间、空间、自由度,给探索大自然备下了充足的条件。
避开了车马喧嚣,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修篱种菊;
避开了钩心斗角,在闲人免进的环境里偏安一隅。
避开了虚名浮利,安安静静只做自己。
把灵魂置于一处,让生命高度聚焦,更利于全力以赴做一件事。
孙思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这一辈子,虽然博学多才,能力超群,却不当官,不经商,把家建立在深山老林之中,跟大自然融为一体。
当那个地方出现了疫情,他就火速驰援,当人们饱受疾病困扰的时候,他犹如及时雨宋江,必然恰如其分第出现。
采药、制药、看病、治病、临床实践;搜集、整理、总结民间验方、秘方,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由于他贡献很大,被后世尊为“药王”。
2
孙思邈的著作《千金要方》,就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果。千百次走访,千百次实践,千百次的比对,才打磨成书,可以说字字千金。
公元659年,也就是唐高宗显庆四年,孙思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真正确立了他的江湖地位,彪炳千秋。
除此之外,孙思邈还写了一本书,名叫《千金翼方》,也是相当了不起的著作。
这本书里有一个亮点: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是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
在人人争先,个个奋勇,崇尚奋斗的年代里,似乎不去拼尽全力获取功名就是大逆不道,不去建功立业就是白活一世。很多人,鸡血满满地打拼,不舍昼夜;豪情万丈地求索,不遗余力。到头来钱赚到了,身体也累垮了。
当你输掉了健康,赢了全世界又如何?
当年,“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就是孙思邈的忠实粉丝,当她悟透“五难养生法”,击节喝彩,从此把这一妙法当做养生保健的圭臬。最终,她活到了106岁。
后来,她在自己的自传里写道,“如果想长寿,就必须要‘心静’、心态平衡。”
清心寡欲,宁静淡泊,乐观豁达,精神喜乐,不抱残守缺,不墨守成规,才是心态平衡的关键所在。
3
孙思邈的“五难养生方”,说到底就是修炼自己的自控力。
不去追名逐利,才有闲云野鹤的自由;不去大悲大喜,才有处变不惊的情绪;不沉迷声色犬马,才不会输掉凌云志气;不贪恋肥甘厚味,才不会爱上大快朵颐;不陷入胡思乱想,才不会意乱情迷。
管得住自己,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大部分烦恼,都跟自己的情绪有关,基本上都是想不开,自己跟自己较劲,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参观林语堂故居,被他的“不为斋”震惊。这位文化巨人,一生都在践行“不为”的真谛。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是聪明;
知道自己不能去做什么,这是智慧。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我们只有摒弃掉那些不能做的事情,才能集中精力做自己喜欢的的事,这样,眼前就有一条通天大道,宽阔平坦,直通未来。
孙思邈一生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佛儒道样样精通,并且能将它们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精神帝国。
4
孙思邈用“5难养生法”,把自己的心养好之后,一切看淡,万物怡然。
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
这位实至名归的“药王”,从来没有停止自己追求的脚步。他还给自己自定义了13个“小动作,在好心态的背景下,运行自如,效果奇佳。
这些“小动作”是:发常梳、目常运、齿常叩、漱玉津、耳常鼓 、面常洗、头常摇、腰常摆、腹常揉、摄谷道、膝常扭、常散步、脚常搓。
看着简简单单,做起来就是半天,坚持下去就是凡尘神仙。
它们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自由组合;可以并行不悖,也可以三位一体。灵活掌握,灵活运用,久久为功,才得奇效。
孙思邈说过,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可了。
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终身为善。
我们学习高人,技法只是一个侧面,真正厉害的是心法。
心通,百事皆通;
心诚,万物皆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