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凿壁偷光,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的故事,出自《西京杂记》。《西京杂记》是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该书作者是谁至今还未有定论,有的说是汉代刘歆,有的说是东晋葛洪。
凿壁偷光,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的故事,出自《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是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该书作者是谁至今还未有定论,有的说是汉代刘歆,有的说是东晋葛洪。
匡衡从小就渴望学习,奈何家境贫寒,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学习。后来,在一位亲戚的帮助下,他学会了识字。
匡衡没有钱去买书,只好借书来读。在当时,书籍十分珍贵,拥有书籍的人都不愿意随便借出。匡衡每到农忙的时候,就到大户人家那里去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能借阅一些书籍。
数年后,匡衡已长大成人,成为家中的顶梁柱。他整天都在田里劳作,除了午休之外,没有时间去看一本书,因此,他经常要花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把一卷书看完。
匡衡非常着急,心想:“白天种田,无暇读书,不如趁夜多读书。”但匡衡家境贫寒,没有足够的钱来买点灯的煤油,该如何是好?
一天夜里,匡衡正躺在床上,背他白天看过的书。正背着,突然,他看到了一道光亮,从东面的墙上射了过来。
他跳了起来,向墙边望去,哦,那是隔壁房间的灯光,从墙的缝隙里照了进来。匡衡灵机一动,找来一把刀子,将墙壁上的缝隙挖大一些,匡衡就趁着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字稚圭,西汉时人,出生于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但是匡衡非常好学,因为家里很穷,所以他只能给别人做苦力来维持自己的学业。匡衡天资聪颖,精力过人,很快就博览群书,学有所成,特别是对《诗经》的理解几乎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意思是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这是当时人们对匡衡的赞语,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
因对《诗经》理解之深,受到太子太傅萧望之(萧何七世孙)的推荐,得到喜好儒术的太子刘奭(汉元帝)的赏识。
汉元帝即位后,匡衡被封为博士。此时,长安一带发生日蚀、地震等灾害,匡衡趁机上书,引用《诗经》,劝诫汉元帝,及时抚平了汉元帝的焦虑。他的治国之策皆以儒家经典为理论基础,以“仁爱”大义为落脚点,深合汉元帝的心意,这也使他在仕途上一路扶摇直上。
公元前36年,时任丞相韦玄成病逝后,匡衡升为丞相,受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一个出身卑微的农家小子,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以广博的学识位极人臣,匡衡的成功可谓后世无数出身贫寒又好学上进的有志青年的榜样。
汉元帝晚年,宦官石显仗着皇帝的宠信,结党营私、把持朝政,还怂恿汉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而匡衡作为百官之首,对石显的行为听之任之。汉成帝即位后,匡衡便弹劾石显,列举其所犯罪恶,铲除其党羽。
当时匡衡被封乐安侯时,封地应为31万亩。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匡衡利用郡图错误,非法侵占国家土地,将自己的封地又扩大了4万亩。
一时的贪心让他完全忘了圣贤们的教诲,他佯装不知,并心安理得地将多余的地租收入囊中。最终,东窗事发,被弹劾贪污。汉成帝念其往日有功,没有对他处以重刑,只是将他免为庶人,让其回家终老,病逝于家乡。
匡衡前半生因“凿壁偷光”这个励志故事而名留青史,更是熟读《诗经》,最终位极人臣,但最后竟以“偷盗土地”而身败名裂,让人深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