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杭运河是一条连接北京和杭州的一条人工河流,连接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河流,全长约1800公里。京杭运河是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文明成就,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京杭运河是一条连接北京和杭州的一条人工河流,连接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河流,全长约1800公里。
京杭运河是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文明成就,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提高京杭运河,很多人就想到了隋炀帝杨广。在大多数的眼中,京杭运河是杨广下令开凿的,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京杭运河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春秋后期,大运河局部就已经开始开凿。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在长江和淮河之间开凿了长170公里的邗沟。
到了战国时代,由于铁农具的推广,水利工程的修建逐渐多了起来。
公元前360年和公元前329年,魏惠王修建了鸿沟,连接了颍水和黄河,沟通了淮河流域。
鸿沟后来了现在象棋中的楚河汉界。邗沟和鸿沟的修建为后来的京杭运河开通奠定了基础。
三国时期,曹操北征袁绍,为了方面粮食运输,又在黄河下游地区开凿了白沟。白沟成为了永济渠的基础。
到了隋朝,为了沟通南北经济,巩固洛阳的经济地位,隋炀帝决定开通涿郡(北京)——洛阳——杭州的大运河。
其中从洛阳到涿郡为永济渠,永济渠延长和扩宽了白沟,利用和疏通了沁河河道,连接了海河和黄河流域。
公元605年,隋炀帝又下令开凿通济渠。通济渠将鸿沟延长,连接着淮安和开封两大城市,全长650公里。由于淮河到长江已经有邗沟连接,因此在通济渠修通后,隋炀帝便坐着龙船南下江都。
610年,隋炀帝又下令开凿了江南运河,连接了镇江和杭州。至此,全长2700公里的大运河已经全线开通。
大运河的开通为唐朝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到唐朝后期,大运河沿线出现了杭州、扬州、楚州(淮安)、徐州、洛阳、邢州(邢台)等工商业城市。唐朝后期,中央基本依赖于运河将东南地区的粮食运往关中。
宋朝时期,大运河沿岸的开封成为东京,这里依靠汴河(通济渠的一段)的航运,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元朝时期,中国的政治重心转移到了北京。为了使得东南地区的粮食能够迅速运往北京,元世祖便便将运河“拉直”。
新开凿的运河分为五段,分别是北段的通惠河、通州区到天津的北运河、天津到临清的南运河、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台儿庄到淮安称中运河。
1293年,大运河全线开通,标志着今天的京杭运河已经形成。明清时期,又对运河进行了疏通扩宽。
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挖邗沟到公元1293年京杭运河开通,历经1779年。
这1779年中的历朝历代都对运河进行了开挖、疏通等工程。因而京杭运河和长城一样,是中华文明的结晶。这其中的隋炀帝和元世祖对运河的贡献最为突出。
虽然今天大运河的航运价值已经大不如从前,但是它依然发挥着灌溉、运输等重要的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