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语“树倒猢狲散”,通常用来比喻有权势的人一旦垮台,依附的人就会立刻一哄而散。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经常会脱口而出。与权势、金钱等相关时,都是贬义的。
成语“树倒猢狲散”,通常用来比喻有权势的人一旦垮台,依附的人就会立刻一哄而散。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经常会脱口而出。与权势、金钱等相关时,都是贬义的。
不像成语“墙倒众人推”,同样是贬义词,如果那个失势或受挫的人,不是坏到“头顶生疮,脚底化脓”的那一种,被人赶尽杀绝时,旁观者多少还会生出点怜悯的情感。
“树倒猢狲散”出自宋庞元英的《谈薮・曹咏妻》,说的是厉德新写的一篇文章《树倒猢狲散赋》,而这棵树指的就是遗臭万年的秦桧。这中间的厉德新与曹咏、秦桧是什么关系呢?
秦桧是曹咏的领导,厉德新是曹咏妻子的哥哥,即大舅子。厉德新为什么要写《树倒猢狲散赋》这篇文章呢?这中间的来龙去脉是这样子的。
在宋高宗时,曹咏的官职低微,但他善于拍马屁,尤其是拍得奸相秦桧挺舒服,因此在秦桧手上连升三级,成了朝中的要员。
曹咏的官做大了,自然就会有人来拍他的马屁,这也让他非常得意。但有一个人,不是这样的,就是他大舅子厉德新,顺理成章的事不做,反而故意疏远自己。
厉德新,这个人头脑非常清醒,知道曹咏的官是靠拍秦桧的马屁升的,心里更清楚秦桧是什么人,日后定没有好下场,于是坚决不肯和曹咏同流合污。
对于厉德新的举动,曹咏气不打一处出,恨得咬牙切齿,总想治治这大舅子,但是却怎么都找不到他的把柄,最后只好作罢。
绍兴二十五年,即公元1155年,坏事做绝的秦桧病死了,那些曾经依附秦桧的人仕途也跟着崩塌,曹咏被贬到新州。厉德新得到消息之后,当即就写了一篇《树倒猢狲散赋》给了曹咏。
厉德新在赋中将秦桧比作一棵大树,曹咏等人就是这棵树上的猴子,奸相秦松一倒,猢孙们便四处散去。于是“树倒猢狲散”便传开来了。
厉德新这个人斗志很坚,是个“痛打‘落水狗’”好手,而且不畏亲情,穷追猛打,他为这事接连又写了十首诗,全部都给了妹夫曹咏,其中一首云:“断尾雄鸡不畏牺,凭依掇祸复何疑。八千里路新州瘴,归骨中原是几时?”
把妹夫曹咏气得七窍生烟,曾经的羽毛已不再闪闪发光,脱了毛的肉鸡,只好忍气吞声。再说不光彩的事情,结局历来如此。
重温成语“树倒猢狲散”的故事,收获依旧是老套路:做人做事决不能有依附关系。权势依附,金钱依附,观念依附⋯⋯那棵树,不能有,五体投地,失去原则是不行的。人一旦失去自我,最终都会活成一条狗,悲催的只能是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