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疫病主要为害叶片、茎、瓜条。发病时,叶片呈暗褐色水浸状斑点,后扩展为近圆形大斑,茎部呈水浸状,暗绿色腐烂并明显缢缩,瓜条出现水渍状暗绿色近圆形凹陷病斑。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黄瓜品种,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采用高畦栽培,覆盖地膜,避免大水漫灌,发现病株后拔除。
化学防治:使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连灌3次。
一、大棚黄瓜疫病症状
1、发病症状
(1)黄瓜疫病主要危害叶片、茎及瓜条,尤其以幼茎、嫩尖受害重。
(2)叶片发病呈暗褐色水浸状斑点然后扩展为近圆形大斑,潮湿时病斑扩展非常快,常造成全叶腐烂,干燥时病斑边缘为暗绿色,中部淡褐色。
(3)茎受害病部呈水浸状,暗绿色腐烂、并明显缢缩,产生流胶,引起患部以上枝叶萎蔫、枯死,但维管束不变色。
(4)瓜条受害出现水渍状暗绿色近圆形凹陷病斑,棚室内湿度大时病害发展较快,病部后期分泌乳白色流胶,渐变琥珀色,进而软化、软腐。
2、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播种前对种子消毒。
(2)选用黑籽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育苗。采用高畦栽培,覆盖地膜,减少病菌对植株的侵染机会。
(3)避免大水漫灌,防止土壤和空气湿度过高,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拔除。
(4)选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隔5~7天灌1次,连灌3次。
二、黄瓜疫病的流行规律
1、品种
尚未发现对该病具有完全免疫或高度抗病的黄瓜品种,但品种间存在着显著的抗性差异。
2、温度、湿度
(1)病菌在5-37℃的温度范围内均可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在适宜发病温度范围内,湿度是决定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首要因素。
(2)棚室内温度过高、浇水过大,或地下水位高、湿度大,则发病严重。
3、耕作制度
(1)连年栽种瓜类作物的田块发病重,合理轮作则发病轻。黄瓜地用未经充分腐熟的垃圾做基肥,常引起黄瓜疫病的严重发生,而施用河泥做基肥或在基肥中混用化学肥料,则发病较轻。
(2)此外黄瓜的不同生育期抗病力有所差异,苗期易感病,成株期较抗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