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来说,从腊月初八这天开始,就已经开始有年味了,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材料不固定,可随机搭配。关于腊八粥的来历,还要追溯到明朝。
你了解春节的风俗及来历吗?别等孩子问你,你捂脸说不知道…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离乡在外的游子,无论天南海北、山高路远,都一定要回家。一年的分别,为的就是此时此刻的重逢。
这是家,是温暖的代名词,是永恒的避风港,你不需荣华富贵、也不需位高权重。
回家,就是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再不浪漫的人,在春节这一天,也都经历着专属于春节的仪式感。
那么,我国各地在春节这一天,都有什么风俗呢?
一般来说,从腊月初八这天开始,就已经开始有年味了,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材料不固定,可随机搭配。
但主要为米和干果,粥里加入干果的种类越多越好,粥更香浓,寓意也更好。
比如桂圆,象征着富贵团圆;莲子,象征着夫妻连心;百合,象征着百事和睦;核桃象征着和和美美;栗子象征着大吉大利……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还要追溯到明朝。
相传朱元璋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给财主家放牛赚点生活费。
结果有一次,老牛在过桥的时候,不小心跌入河中摔断了腿,财主知道后大为恼怒,不仅狠打了朱元璋一顿,还给他关在牛棚里,三天三夜不给饭吃。
朱元璋又冷又饿,就在走投无路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老鼠洞,里面竟然有老鼠藏着过冬的食物,大米、豆子、红枣等等。
朱元璋将这些粮食收集起来,煮了一锅粥,那香甜暖心的味道,让他毕生难忘。
后来,朱元璋打下了江山,做了皇帝,宫内尔虞我诈、宫外战火连天,身心俱疲的朱元璋,突然回忆起了年少受苦时的那碗粥。
于是他令御厨将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香甜可口的粥品,大宴群臣。
群臣吃后,赞不绝口,由于那天正好是腊月初八,故将此粥命名为腊八粥。
腊八过完之后,一直到正月二十四小年那天,这年味才算是愈发浓烈了起来。
这一天,村子里的男人和小孩,要在傍晚时去祠堂供奉祖先。
在祖先的牌位前,点上蜡烛和香,然后摆上猪头、鱼、鸡等硬菜,然后在祠堂外面放鞭炮,炮声越响越好,时间越长越好。
小年之后,在外打工的亲人,就都会陆陆续续回家了。
孩子见到了外出打工的父母,老人看到了日思夜想的儿女,到处都洋溢着幸福和欢乐。
全家人终于盼到了除夕那天,在这一天,最重要的仪式感就是吃饺子。
饺子一般在凌晨12点之前包好,等到子时吃,这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饺子谐音“交子”。
所以取的是“更岁饺子”之意,这寓意着来年喜庆团圆、吉祥如意。
那么,关于饺子又有什么有趣的来历呢?
相传在女娲造人时,由于当时天寒地冻,女娲手中用来捏人的黄土黏性不强,耳朵总容易掉。
女娲就想了个办法,将黄土泥人的耳朵拿线拴住,放在小人的嘴里咬着,这样就能保证耳朵的牢固性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女娲的功德,就用面团做成耳朵的形状,里面放上馅(线),选择在最重要的春节当天来吃,感恩女娲给予生命。
从此以后,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由于它形似元宝,人们还赋予了它“招财进宝”的寓意。
还有很多地区,会在春节的饺子中放一些吉祥物,吃到的人就会有好兆头。
比如饺子馅中放硬币,吃到的人就会财源滚滚;放白糖,吃到的人日子就会过得甜甜美美;放豆腐,吃到的人就福气冲天……
吃完饺子之后,就要放鞭炮了。
在民间有“开门爆竹”的说法,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来除旧迎新。
那么,你知道放鞭炮有什么来历吗?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猛兽叫做“年”。
平日里它住在深海,一到春节这天,就出来为非作歹,不仅糟蹋庄稼、还伤害人畜,人们叫苦连天。
有一年,它又出来祸害村民,结果正要闯进一家农户的时候,竟然被门口晾着还没来得及收的大红棉袄吓跑了。
它不甘心,跑到另一处人家,没想到那户人家正点着火堆取暖,它再次被吓得抱头鼠窜。
于是人们总结后发现,这个“年”虽然体型庞大、长相凶猛,但是怕红色、怕火、怕声响。
为了驱逐它,每到春节之时,家家户户都在门口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
说来也巧,自打那之后,“年”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所以这些习俗也都慢慢的传了下来,后来燃放鞭炮也有迎神纳福的寓意。
除此之外,春节这天还有很多传统习俗,都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
讨着好彩头、过着美日子。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长长久久、生生不息……
【相关文章】